Saturday, October 21, 2006

05.賞鳥的方式與內涵

賞鳥的方式與內涵
沈振中
一ˋ 從社區開始
1. 賞鳥生活、社區化,不必到很遠的地方看稀有、特殊的鳥,因為既費時又製造廢棄。
2. 把鳥兒當鄰居,久而久之,人與鳥成為好朋友。

二ˋ賞鳥七階段與三層次
--七階段(1993年2月號的Birder's world)中華飛羽82年7月p.22-23譯:
1. 發現期:發現賞鳥這一活動是有趣、有意義的。
2. 學習期:隨著老鳥學習、增長經驗。
3. 觀察期:獨當一面,可以獨來獨往。
4. 記錄期:記錄自己觀察過的鳥種。
5. 挑戰期:向稀有少朏的鳥種挑戰。
6. 技術期:定點、週期性記錄。
7. 冷卻期:不用望遠鏡,從容散步林間,能知每一隻鳥的來龍去脈。

--三層次
1. ┌┘鳥期:一種休閒、玩樂的生活內容,興奮、快樂,但對鳥無助。
2. ┌┘鳥期:細察、察看每一種鳥或每一隻鳥的個體、行為…以及出現的時間、月份、環境的不同,並有系統的做成記錄,對鳥及環境皆有助益。
3. ┌┘鳥期:因欣賞而了解,因了解而關心,因關心而投入長時間對鳥種或特定環境之守護工作。

三、 賞鳥心態
1. 若無尊重以及生命平等之心,望遠鏡與攝影機也是一種槍口。
2. ┌賞鳥┘並非在拿起望遠鏡與放下望遠鏡之間完成。
3. 賞鳥最重要的裝備是一顆尊重與敬畏自然的心。
4. 賞鳥最基本的方法是安靜的坐在自然裡,等鳥出來看你。
5. 賞鳥不一定要看到鳥,也不必要找鳥,找鳥不等於看鳥,看鳥不等於賞鳥,賞鳥也不等於關心鳥或關心環境。
6. 決定加入賞(或生態攝影)這個領域的原因,直接主宰了你對待自然的態度與方法。
7. 觀鳥、觀心、觀自然,當用心觀鳥時,鳥會引人回歸自然,重新學習與自然相處之道。
8. ┌鳥人┘新解:問:┌你那個道場? ┘ 答:┌大自然。┘  問:┌拜師何人? ┘ 答:┌鳥。┘

賞鳥方式
藉由賞鳥的不同階推演出不同的賞鳥方式:
一、 初識期
  在偶然見到羽色艷麗的野鳥之後,開始隨機地在四週的環境中搜尋,沒有積極的目的,只有消極地欣賞及好奇。

二、 入門期
  在買了望遠鏡後會對空中的掠影及山野中的鳥鳴報以關注的態度,開始對如何辨識鳥種產生興趣。

三、 成長期
  能粗略分辨鳥叫聲及鳥種,對累積鳥種記錄開始產生興趣,這時期望遠鏡及圖鑑常帶在身邊,對野鳥的關注大多投注在如何辨別方面。

四、 狂熱期
  背圖鑑,追求迷鳥及稀有鳥種記錄,常獨自一人或三兩同好至賞鳥聖地朝聖。只注重辨別,較沒有關懷。

五、 沈澱期
  在記錄累積至一定程度後,由於突破有限,新鮮感消失,開始省思賞鳥的目的,有的選擇回到初期,當成一般的休閒。有的開始對週遭環境如:地質、植物、昆蟲等產生關懷,會搜尋資料充實自己,並積極參與保育推廣之義務工作。

六、 自由期
  你可能在海邊散步時,看到有些小白鷺發展出有別於傳統站在淺 水中等食物的覓食方式,在海面上以類似黑鳶用腳爪抓食物的本領。伸長脖子、半垂著雙腳在水面上巡弋,然後以銳利的眼睛與尖長的嘴喙捕食海面上浮遊的小魚,就在你讚歡其高超的技巧時,其中一隻不知是太餓或體能太弱,竟然在捕食過程中衝過了頭,不小心掉到水裡去,你有些訝異及好奇,在迅速整理一下思緒後,得出以下判斷:
1.
  小白鷺無蹼、拍翅時速度不快、上舉角度不大、而頸部太長重心太高、羽毛防水功能不如雁鴨,因此應無能力自己飛離水面,所以勢並不樂觀。

2.
  要不要幫牠脫離水面,還是讓牠接受所謂自然淘汰。當小白鷺發展出多元的覓食方式時照理說應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那是不是顯示更能符合達爾文主張的天擇(NATURAL SELECTION)機制。

3.
  當小白鷺因浸水過久呈現嚴重失溫、生命垂危之際,你不禁好奇地想問:一億四仟伍佰萬年前的始祖鳥如果是爬蟲綱演化至鳥綱的過渡種,那始祖鳥是溫血的還是冷血的呢?腦筋飛快轉了幾轉後,你還決定幫助牠脫離水面,因為尊重生命是你的原則,可是在遍工具準備撈牠上來時,你突然想起,如果掉下水的是你的小女兒,會游泳的你,絕對會毫不遲疑的跳下水,這是否表示利己的自私基因是大部份生物在經歷最嚴苛演化考驗後,能讓其後代繁衍的重要因素。因此時期的賞鳥方式是自由的,是充滿知性的,當然也可以是感性的。

   當然以上列舉的階段並不是必然的、必經的,也不是對的或錯的,每個人針對個人的特質或特殊的階段,可以有不同的賞鳥方式,列舉出來的目的,只是讓大家多一些討論,多一些選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