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0, 2006

02-3.老鷹觀想錄3-你真的看見牠們了嗎?

老鷹觀想錄3----你真的看見牠們了嗎?
  中華飛羽1999年3月號中,澎湖鳥會提及鳳頭燕鷗在夏天增加,卻不知牠們是在哪個島嶼繁殖。
  在基隆也有相同的現象:七、八月間,基隆港及北濱海岸皆可見成群的鳳頭燕鷗飛翔覓食,但是,並沒有人知道牠們晚上睡在哪裏?在哪個地方繁殖?在進行北方三島生態調查時,也沒有發現牠們在該三個海島繁殖。
  類似待求證的還有:台灣野鳥圖鑑中所述白腹鰹鳥及大水薙鳥皆為稀有留鳥,雖然在北部海岸及北方三島常有牠們出現的記錄。但依然沒有人確認牠們在哪裏繁殖。圖鑑中另提及白腹鰹鳥集體築巢在島嶼之峭壁上,而大水薙鳥集體築巢於島嶼上,二者似乎有差別,但差別在哪裏?北方三島有可能是牠們的繁殖棲地嗎?或者,在更遠的無名小島上?


  在遇見黑鳶以來的這七、八年間,我也在基隆地區看到幾種鳥類的一些待解的現象,雖曾陸續寫在中華飛羽上,但是之後並沒有人再做進一步的追查,如「天外天垃圾場牛背鷺」、「新山水庫的鸕鶿」、「尋找灰面鵟鷹的出海點」、「基隆外海的白色圓舞曲」所述的:
1. 天外天垃圾場的牛背鷺在晚上分成二群夜棲於不同地區,一群為非繁殖個體夜棲於瑞芳的傑魚坑近基隆河道及鐵道旁,一群較少數在七、八堵與小白鷺、夜鷺集體營巢,後者會在垃圾場與營巢處間來回奔波,前者衹在黃昏時刻分批飛至夜棲地,有趣的是,在進入夜棲林前,牠們會先至河邊喝水。
  後者的營巢處在過去七年間至少有三處,一處在七堵山區的相思林,另二處在基隆河道的竹林。
  天外天垃圾場的牛背鷺在七、八月間約有800-1000隻,牠們的年齡層分佈為何?如何達成默契──非繁殖及繁殖個體分開夜棲?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夜棲地或營巢地剛好在鐵道及河道間,是一種保護措施嗎?
  3月中旬,鷺鷥集體營巢處聚集各路鳥群,夜鷺已率先築巢,接下來會輪到誰呢?牠們之間是否也有默契,生蛋的先後順序早已排好了?

2. 新山水庫的鸕鶿也在黃昏時刻飛離,越過繁華的城市到達基隆嶼或深澳的峭壁上。在冬天,東北季風盛行,風雨不斷,牠們為何不在水庫內夜棲,卻要千里迢迢的到更不安全的岸邊夜棲?
  曾與陳儒東在水庫內觀察牠們一天的行為,發現牠們幾乎整天站在水邊的竹子上,祇有在快飛離前才會集體停到水面上,牠們何時覓食?是在白天的水庫?或者在晚上的岸邊?
  這二年來,新山水庫進行壩頂加高工程,牠們移向水庫另一側渡冬,依然於黃皆離開,是往基隆嶼?深澳?或者還有其它的棲地?
  當頸子換白色羽毛時,也就是快北返的日子了,牠們何時飛向北方?最後一隻何時飛離?當冬天又來臨時,第一隻何時到來?
  在工程進行時,牠們是否考慮過要換棲地?最後為何又選擇留在同一水庫內?

3. 尋找灰面鵟鷹的出海點:看百隻、千隻的猛禽從頭頂列隊通過與看著牠們從海岸航向無際的海洋,哪一種較能感動人?
到彰化八卦山或墾丁看成千上萬灰面鵟鷹遷移或者在基隆北海岸找到屬於基隆鳥會的賞鷹點,哪一種較令人興奮?更有意義?
由於春雨及鋒面的影響,在北部實際可以觀賞到鳥類空中遷移的好日子其實並不多,雖曾在九份-牡丹間的102號公路進行3-4月60天次的調查,但實際可觀察的天數祇有30天,數到的灰面鵟鷹也祇有七百多隻。在基隆及鄰近的台北縣山區、海岸也有零星、數十到數百隻的記錄,包括:石門、大坪、萬里、情人湖、新山水庫、友蚋、瑪陵、暖暖、瑞芳、九份、牡丹、貢寮、翡翠水庫、汐平公路、平溪……幾乎整個北部山區、海岸皆可見到遷移的猛禽。
然而,我仍沒有找到牠們北返的出海點,倒是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牠們到達北部海岸線後(基隆萬里瑞芳間)分成二條路線,一往東北轉東南,一往西北。來的方向卻是四面八方,有的從友蚋往萬里再向東、東北,或向西北,有的從貢寮向九份再分成西北或東北、東……
最意外的是在暖暖發現度冬的少數個體,然而,這幾年來,並沒有人再繼續注意這些現象。
每年,當有人興奮的千里迢迢的到南部看黑面琵鷺、灰面鵟鷹時,我總是反向的思考:基隆的鳥真的沒有什麼看頭嗎?大老遠的去看牠們對牠們有幫助嗎?還是祇是另一種休閒、消費行為?(就像到不同地點潛水、跳傘、買高山蔬菜、買高山茶……一樣?!)大多數人除了因牠們的數目龐大而感到壯觀興奮外,他們實際看見了什麼?

4. 基隆外海的白色圓舞曲:三、四月份,看著大、小鳥類,甚至昆蟲在北部海岸地集結,在海面上空二、三群會合,向牠們北返的方向飛去時,是一種動容,不論是二、三十隻或是上百隻,那是一種生命力,牠們將越過充滿未知挑戰的海洋回到牠們的繁殖地,對牠們來說,那是生存的考驗與繁衍下一代的趨力的對抗。
九、十月,在基隆的海岸線看牠們一群群從海面上飛抵台灣,短暫會合、盤繞後,牠們有的向台北,有的向東北繞過鼻頭角向東部飛去,雖然基隆沒有大片的濕地可以留住牠們,可是卻是迎接牠們登陸台灣的好地點,因為北方三島及基隆嶼、基隆港是很好的地標。
看牠們抵達國門,看牠們飛越海岸線,看牠們在白天與黃昏變換不同的棲地,看牠們集體營巢於既危險卻又安全的鐵道旁……看牠們在時間流轉中繼續為生存而努力,在夕陽月色下遷移的畫面對人是一種美感,甚至可以成為藝術作品,但是,對牠們而言,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旅程。

  賞鳥的原文是Bird watch。Watch可翻譯成守望、看守、細心、照顧、注意、等待,賞鳥的「賞」字卻是「玩」的意思,完全無法顯示原文的意義倒是「觀鳥」的「觀」較貼近原文watch的原義,「觀」字意即細看、察看,如觀世音──細察世間的聲音。
  由於「賞鳥」祇是一種「玩樂的對象是鳥」,所以,在賞玩的過程中其實祇是看到數目及外表的美麗或者一些行為的有趣及可愛。如果我們不是以「觀」或「watch」的原義在看鳥,我們是看不見牠們的生命內容。
  「看到」小彎嘴畫眉過馬路會讓許多人興奮個半天,可是沒有人「看見」牠們過馬路時的提心吊膽與危險重重。
  「看到」我們欣賞的鳥兒正抓著蟲兒進食時,會讓許多人贊嘆不已,可是,誰「看見」蟲兒拼命的想掙脫?誰聽見牠們死前的哀號?
  對著一幕幕生存、死亡的對抗,我們如何以「欣賞」的心情相待?

  Bird watch須要細心、注意的守望、看守,也須要等待,更須要以照顧的心情為之。如此,我們才能真實的了解牠們,到時,我們祇需要在一個地點靜坐半天,不用望遠鏡,不用長途奔波(既浪費時間,又製造廢氣!),我們才能真實的看見牠們的生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