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3, 2009

12.偶然或必然—一切都是念頭召喚來的?

偶然或必然—一切都是念頭召喚來的?
2008.10.04.去翡翠水庫數老鷹以及在南深公路遇見:
一個明年退休喜歡遊山玩水的國中英文老師、一對攝影自然的出版社夫妻、”自然顏色”網站、明緣小棧及有特別名字的主人、陪摔傷的機車騎士送車去修及上醫院、、、


如果沒帶兩本畫冊….
出門時拿兩本畫冊簽名後放包包裡,一本要給魔奇及九歌兒童劇團創辦人鄧志浩-在石碇往翡翠水庫路上的”不知處”茶藝店,一本要給今天會遇見的人。吃午餐後本想買個食物以備調查到天黑須補充食物,但又想算了。晚上騎機車回基隆時再好好吃一頓。經過不知處時時才發現老闆已換人,鄧哥已搬到台中。畫冊就放著。
到達調查定點後開始數回家的老鷹,陽光普照,我將機車停到大樹下躲太陽,人偶而坐偶而站。這兒視野好可看到水域兩個轉灣及多層山巒、幾戶人家。
老鷹陸續回來落入山頭。
數到十多隻時,一位女士稱傘、柱著登山杖走上來。我心想她大概與先生開車到下方再走一段路看風景,先生在車上休息。她說這兒好美,是一位阿嬤說上頭看風景較美,她就走上來。但她是自己開車到北宜公路,然後一人走下來到這小村子。這段路很少有女子一人走下來,她說心存善念壞事自然不會找上來。你懷什麼念就引來什麼果。她一直贊美這兒一切風、一切陽光、一切鳥、一切樹、、、她看過”與神對話”,悟到一切就是神。天堂與地獄都是在自己心裡被自己打造出來的,她姓張,高中教英文,明年退休,準備到處走走贊美眾生。還問我另一轉彎如何走。
順手將畫冊送她,她一陣驚呼贊美…繼續贊美眾生贊美神,我繼續數老鷹。
她拿出便當問我要不要分享,我心想的是如果是土司就吃,她接口說土司放車上忘了帶下來。
她說晚上請我吃晚餐-北宜公路上26公里一家小棧。
不一會兒來了一部機車,心想今天怎突然來這些人停在這同一點,大多人都更進去到裡頭庭院喝茶-那兒空間大、有遮陽設備。是一對夫妻帶這照相機,先生出版社,太太家庭主婦。他知道這好攝影景點是”自然顏色”網站(http://natural.myweb.hinet.net/)老師介紹的,太太與張老師對話談孩子教養….。畫冊順手給他们。她是張太太。她說她不敢自己一人走下來。
張先生拍風景也拍我觀察(http://www.flickr.com/photos/ming423/)。
老鷹持續回來…到裡頭觀景喝茶的越來越多..但停在我這個點的就沒再增加。畫冊似乎就是要給這三人的。是我召喚來的?

如果沒答應去吃晚餐…..
晚餐,就在北宜公路上一家”明緣小棧”。攝影夫妻一起共四人。我載張老師上去公路開車,各自到達。
在這兒遇見另一群人問張老師什麼菜好吃….其中有一位是張太太9年沒見的保育研習課同學....

這一群人剛去勘查活動場地的地方正是張老師先前問我如何走的另一轉彎......
是張老師召喚來的?
張老師的兩個女兒分別是我及攝影張先生的大學同系學妹。
張老師提到”老伴”--非關男女婚姻的,張太太也說曾被問過有幾個老伴,她數不出來—過去已為夫妻才能叫”老伴”。她說希望我们以後可以成為老伴。
霎時覺的現在看老鷹彷彿已變成是去看”老伴”,
飯後張老師主動要擁抱道別,大家輪流互相擁抱。張太太大概第一次擁抱先生以外的男人,張老師則是很有經驗—會用力抱且拉長時間。
拿小棧名片時發現老闆名稱—"陳樹根、方純珍"。我们都覺得很特別。
各自騎車、開車回家。
故事還沒了,如果沒留在那吃晚餐,我不會遇見接下來發生的事….
騎車翻過南深公路一個大轉彎處,看見兩對男女站在路邊,兩部機車停在路邊,乍看以為在吵架,停車仔細一瞧…一個男生-ㄅ快站不住,鼻樑流血,一女-ㄇ撐住他,另一男-ㄆ女-ㄈ站旁邊,我說怎麼了?ㄆ男生說最近有無醫院,我再仔細看…一輛機車正常停著,另一輛倒地車頭撞歪且內部管線全掉出來,我又以為是ㄆ男撞傷ㄅ,然而繼續聽對話才知他们是一起的。轉彎處摔傷--很像我之前摔傷四跟垃骨那樣--轉彎壓線滑倒。
我建議ㄆ先騎壞了的機車滑下山,我載ㄇ一起下去找機車行修車,留ㄇ在機車行,我再載ㄆ回來載ㄅ及ㄈ下去…路上問答間才了解他们的關係…ㄅ與ㄈ是男女朋友…ㄇ是ㄅ的的堂姊,ㄆ是ㄇ朋友…ㄈ雖也摔了卻沒什傷口。機車行開價18000元,由ㄆ付,ㄅ無照駕始駛又不敢讓家人知道。
機車須修好幾天,我與ㄆ騎機車到忠孝醫院,另三人搭計乘車去醫院掛急診。檢查結果:擦傷多處、大姆指斷一小斷,綁個固定夾板就可回家。
他们找朋友開車來送ㄅ及ㄈ回家。
我回到家已十點多。

11.內在的自然旅行-回家的路上

內在的自然旅行- 回家的路上
啟:

2004.01.18-20.古茶部安(kochapongane)舊好茶之旅:
舊好茶-原住民與自然融合
新好茶-原住民被現代文明污染
石板屋
遷村
回家整理倒塌的石板屋
屋子沒人住就會因沒人氣而荒廢、倒塌
邱爸爸漢名~邱金士,魯凱名~奧威尼.卡露斯盎(Auvini-Kadresengan)著有『雲豹的傳人』及『野百合之歌』等書。
官姊與小獵人(比起早期的獵人,是微不足道的獵人之意)
大紅櫸木為”大門口”,石板屋在山林中是一種“開發”行為,然出發點是對自己的物種有剛好足夠的依存,魯敏安(Romingan)古好茶~他們祖先更早的跟據地。
  回家-屬於自然,內心的原鄉。
  吃垃圾還是吃自然?

回家的路上:
2004年的農曆年-紅包、除夕圍爐、初二回娘家、打麻將

生命中的"樹"
樹有根-向下與土地做很實在深厚的連結
樹枝向上延伸向外擴展-向陽光伸手、遙指宇宙核心的能量
會開花結果引來蟲鳥-與萬物連結
 
意外的在外木山海興往情人湖的山路間遇見”我的樹”
再刻意尋找她們
樹枝彼此纏抱或樹根抱石、樹冠向外擴展形成一饅頭狀
三棵這樣的樹分散在整個山谷中
意外的遇見二鳶鳴叫、飛行、抓枝、停棲,是一個新的繁殖區.
大冠鷲也在一角持續叫著
在樹根處安靜坐著
一棵只能坐在她根處-看她的枝纏繞主幹
一棵須由根下方攀爬到主幹分叉處-看她的枝纏繞彼此
    
生命中的"海與岩岸"-外木山
海-生命起源,生命體中重要元素-水
岩岸-堅固、實在
聽濤、靜坐、撿垃圾、游泳

生命中的"河流"
由山延伸至海的流動、傳遞-象徵生命的活力、曲折、等待、、、
 
生命中的"山"
萬物眾生的聖殿

10.內在的自然旅行-放下

內在的自然旅行- 放下
2003年4月26日基鳥義工成長課—"我與大安森林公園(兼談荒野定點小組經營)"會後會之後,我向教訓組成員提議:明天一早去走鹿堀坪古道。   
想透透氣,因為4月份兩場成長課──一戶外一室內皆由荒野義工帶領、分享,參加的人由前幾場的二位數降為個位數。
 不知道大家都去哪兒了?
或者應該問:基鳥會員、義工想要什麼內容的課?????

4月12日,荒野三位義工以小組互動、透過不同方式的觀察及體驗、尋找秘密花園、、等有別於解說、導覽的模式帶第三場"我與海門天險的四季對話",在我們正在描繪各自找到的秘密花園時,正好有另一個團體的解說員拿著麥克風對著一群參訪古蹟的民眾講解海門天險的歷史,等他們離開時,我們的一位成員發現:她剛描繪的小花小草已被方才的隊伍踩爛了。
他們有四、五十人,我們連帶隊的共十人外加一個將小雨蛙抓在手裡不放的小朋友及兩隻偶而會來段橋劇的狗。

一早,C由萬里開車到基隆來接我及M,然後在七點前,我們就進入了古道.此時的登山口總共只有兩部車。
我們約好不帶望遠鏡,不交談,只是靜靜的各走各走。
時而停下、時而聽。
時而在覺得有能量的地方多停留一會兒。
到達鹿堀坪後,我們約好在山下登山口碰面的時間,
然後各自以各自的方式與自然及自己相處。


坐在海門天險營區的長階梯上,我們十人描述各自訪問的小天地讓別人猜,然後以七字詩分享今日的心情ˋ收穫。
小朋友讓小雨蛙到小水窪裡沾點水後仍握在手裡不放。
末了,我帶大家整理並給帶領者回饋:
◎ 大家覺得今天一路上最特別的是什麼?
舒服 / 步調慢 / 隨機 / 沒有老師的存在、能自己發現細微的東西
◎ 最大的享受是什麼?
一大片綠 / 除了「享受」以外,沒別的事 / 綠的很有層次、很美 /
讓我們心靜,容易貼近自然 / 掏空自己 / 不需要知識和常識
◎ 今天的講師最特別的地方:
安詳 / 寧靜 / 舒服 / 和我們在一起
◎ 想送些什麼給她們?
感謝老師的暖身活動,很棒!讓自己能仔細觀察 /
感謝老師讓我們能自己和自然對話…..

 
我在一顆石頭上盤腿、閉眼坐了一會兒
 然後走一小段路
 遠遠的看見另兩位夥伴一站一坐
 寧靜的如同鹿堀坪的一樹一石
    
我獨自漫步下山
在覺得有能量的樹林裡再盤腿閉眼
那些大樹──來自遙遠時代的古智慧
彷彿帶我回到較原真的初始

4月26日基鳥義工成長課—"我與大安森林公園"的第一位分享者-玉華從小住在公園前身的眷村,她先帶我們回憶並繪下印像深刻的童年居住環境,然後透過圖像分享她從小在眷村的生活一直到轉而觀察、紀錄改建後的公園的自然萬物。
夥伴在接著的互動分享中都提到有種動力想要再回去自己方才畫下的童年環境中.因為要去面對那兒有改變的,也有不變的。

十點左右,登山健行的人潮也來到了古道
有登山團體、有全家帶著鍋碗出來踏青聚餐的
有老夫老妻漫步上山的
也有溯溪的團體及個人
大家利用這個環境各取所需
與古道本身有著不同深淺程度的聯結

我在溪中的巨石上坐著靜靜的看著流水

曾擔任荒野大安地點小組組長的第二位分享者-翠娟接著帶我們分組思考、討論環保、自然團體中經營定點觀察小組的意義及對推動自然教育可提供的貢獻.她讓我們分成四組腦力激盪不同面向的題目,然後輪轉交換、互相補充。

當我們回到登山口時,那兒已停放了十多部車
它們也靜靜的坐在那兒──不同的姿勢、角度
彷彿象徵著暫時被拋開的來自都市的塵囂、煩惱
也彷彿──它們也正用不同的方式在與古道聯結、對話

這一年的室內成長課邀請對不同鳥種長期觀察、保育或對特定地點長時間紀錄的學者、鳥人、綠色團體來分享經驗、心路歷程;另有兩場分別請三位不同領域、背景的專家、鳥人一起座談土地倫理、台灣生態保育與自然教育的現況及未來。
在海門天險的四場戶外活動則是請四個不同團體的資深解說員、領隊展現完全不同風格的自然教育帶領。

 
回到外木山時,我請C將我放下
 然後
 我把自己放入海裡

海門天險的那位小朋友終於在最後要回去時很捨不得的把他這輩子第一次看見的小雨蛙放下了。

09.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在讀完這本書後,一股「不安的悸動」延續了好幾天。回想起自己也曾一個人登山、步行、露營,但卻不像他是完全一個人在荒野中靠自然維生120天。
什麼因素驅使他,書中提到的一些人及許多曾有類似經驗的人獨自走入荒野,真正在荒野中生活?是寧靜、自由、簡樸、莊嚴、神祕、美、純、真的力量在召喚?還是每個人皆有的、原始的、生命的躍動?
中文書名「阿拉斯加之死」讓我把焦點擺在「死」,死並非全然的指生命的終結,也可能意味結束一段並非自己想要的生命歷程而展開新的生命旅程,或者新的視野、心靈世界。
英文書名:「Into The Wild」讓我把焦點擺在Into─真實的進入。
無論我過去曾一人登高山,步行台北至屏東、或單車環島數次,或一人在山裡露營、觀察,事實上,皆非真正的獨自,也非真正的進入自然,祇能算「經過」或「看到」而已。
現今的自然教育或解說或引導,不也類似嗎? 我了解那股「不安的悸動」會不斷撞擊我,那會逐漸累積成一股力量呼喊著:「回去吧!」像書中的主角在死亡前爬入他「母親」為他縫製的「睡袋」中,猶如每個人終究要回到「生命的子宮」─自然荒野般,我終將被那股力量拉回去,在裡頭沉澱─孕育─重生。
每個曾經想流浪荒野、擁抱自然、了解自然甚至真實認識自已的人都應該看看這本書,然後激勵自己真實的「進入」、「回到」自然荒野。

書名: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 Jon Krakauer著.莊安祺譯出版天下文化之文學人生系列

08.「我的猩猩寶貝」、「雄性暴力」、「為動物說話」以及「植物的祕密生命」

「我的猩猩寶貝」、「雄性暴力」、「為動物說話」以及「植物的祕密生命」
一、「我的猩猩寶貝」

胡桃木出版社出版,傅茨‧米爾斯合著(1997年).中文版1999年5月初版.這是少數幾本會讓我一口氣看完的科學報導文學之一.除了故事、情節有深厚的情感及人與動物的深刻互動關係外、作者從他的研究對象「華秀」學到知識、智慧絕非人類的專利,在看待其它的生物時,我們必須放下人類的身段.「華秀」也讓作者經歷了一場內心的交戰─在研究牠之後,放棄不管牠?還是將牠以及數百隻身陷研究黑獄的動物解救出來?一牠引發了一場研究工作的倫理問題一這也是這本書吸引我在購買當晚即一口氣讀完的主因.  

「華秀」是一隻這麼樣的動物?牠在作者研究過程中如何讓他把牠當「伙伴」而不是「研究對象」看待?牠如何協助拯救其它同伴的生命?牠如何觸發作者內心深處的道德勇氣與人性光明面?牠又如何將牠人類學到的本事教給牠的下一代及同伴?而「華秀」這個字的印第安語竟是……!你絕對不能不看的一本書,書的原名Next of Kin:What Chimpanzees Have Taught Me About Who We Are.一本會讓你開懷大笑、會心微笑、感動、沉痛、省思的好書.

二、「雄性暴力」:
胡核木出版社出版,藍翰‧彼德森合著(1996),中文版1999年2月初版.原名是:Apes and the Origins of Human Violence
藉一開始要到一個偏遠的森林尋找巴諾布猿(bonobo)一又稱矮黑猩猩,回憶、整理過去有關人及各種動物的雄性暴力事件的探討、爭論,包括大猩猩及黑猩猩的殺嬰事件、紅毛猩猩的強暴事件…….這種雄性暴力的根源是什麼?為了統制?為了食物?為了安全?為了領域?人類的雄性暴力是否也是遺傳自老祖先一也是黑猩猩、大猩猩的祖先? 

 全書有將近5/6的部份在談論這些來自雄性的暴力,讓人覺得好像「無救了」,但是,他們要找的巴諾布猿卻提供了人類一個新的方向及未來,牠們是一群什麼樣的猿?為何沒有自相殘殺的事情?什麼因素導至牠們會與其它動物如此的不同?當兩個族群相遇、衡突時,誰出來處理?如何處理?是全書最令人震驚之處(也是令女性最振奮之處). 
 解決人類社會亂源的「性別」是與「我的猩猩寶貝」中的「華秀」同一個性別.一關心人類未來以及支持雌性當家者非看不可.當然,書中引經據典,你必須很有耐心,也不能直接看後1/6,那會顯得你不敢正視根本的問題.

三、「為動物說話一動物權利的爭議」
桂冠圖書出版,波伊曼編著.中文版1997年4月初版.
這是一本需要「問自己」的書,「我的猩猩寶貝」如果觸動了你內心的動物權問題,此書正好給你許多不同的論証、觀點、正反兩面皆有,讓你更清楚自己是怎麼解釋自己的生命觀點:不論是贊成動物實驗或反對、贊成不要養動物來吃或支持可以養動物吃,所有的動物都是平等的或者不是……此書收集不同論點、派系的短文,讓我們比較,編著者並未提出答案,因為答案在每個讀者心中.  這本書是桂冠出版的「現代生死學」系列中的一本:特色是每篇文章後都列了數題焦點議題,讓讀者整理、思辯.


四、「植物的祕密生命」
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原著於1989年由湯京生及柏德合著,中文版1998年5 月初版.
從書名即可知內文,如果你看完前三本書,對動物權利、動物暴力有一些共鳴、省思後,再看看這一本描述最常被我們忽視的植物感覺的書,保証你會「嚇一跳」,你聽過對植物唱歌會讓植物更有生命力,每天問候也會讓植物的花開得更盛;你可能無法想像當人「想要」燒一片葉子時,牠已察覺而且內在的化學已起了微妙的變化!  用非常專業、科學的技術帶領我們一探植物的祕密生命,這本書「絕對」會改變你對植物的態度,牠們也與動物一樣,應該被尊重,視為朋友,而非僅被當做食物、觀賞用品、氧氣來源而已.